人的一生中会有各式各样的经历,这些经历如同一条条溪流,汇聚在我们生命的海洋之中。然而这些经历有些令我们觉得顺意、快乐,每每回味之时笑容溢于言表;有些却充满痛苦,让我们饱受折磨而无法自拔,我们努力想要去忘记它们,却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
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人死后会到哪里去?是否真的有天堂和地狱的存在?如果有天堂到底在哪里?这些是每个人终其一生苦苦思索却仍然得不到答案的问题。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他的作品《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给我们揭示了那么一点点意思。
故事的主人公老兵爱迪因伤退伍后,到了一个叫做“红宝石码头”的游乐场当维修工。正在他八十三岁的生日那天,为了拯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小女孩而殒命游乐场。当他迷迷糊糊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身处天堂。然而他却发现天堂并非他想象中的“仙境”,而是他生前生活片断的交叠重现。五个被爱迪或铭记或忽略或遗忘的人,轮流登场,引领他寻找逝去的时光,追问人生的谜底。无形间,天地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锁链,爱迪只是其中的一环。作者在书中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他在文中反复提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又会影响到下一个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所有的生命都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如同大自然中生物链的生存法则,一个牵连一个。
这本书中揭示的哲理与佛教的“因缘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佛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就是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相争相逐、相善相恶……的种种关系,就是“因缘”。懂得因缘,就会了悟世间众生的运命浮沉,懂得世间生命的缘起缘灭,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就会洞然明白了。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做事就顺利,人际关系不好,麻烦就很多,“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这个“人际关系”就是一种因缘。佛经上也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谓结缘,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结缘”。
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愉悦,也为了大家的生命快乐,广结善缘实在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广结善缘呢?
有时候一句好话、一件善事、一个微笑、一点知识,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成就大好的功德。
语言结缘──别人灰心的时候,你鼓励他一句话,对方就有绝处逢生的感觉;别人失望的时候,你赞美他一句话,他就会觉得人生可爱多了。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句好话有时真可以使人我快乐、天地清平!
(大家听过故事"该来不该来,该走不该走”吧!)
行为结缘----------一件小小的善事,一个小小的善心,都可以蔚成大功德。
荷兰曾经有一个小孩子,傍晚从海边堤防走回家的时候,偶然发现堤防上有一个小洞,海水正慢慢的从洞口流出来,他一想:哎啊,这不得了!要是不赶快把它堵塞起来,明天这堤防就会溃决,海水会淹没整个城市的。这个子孩子一发善心,找不到东西堵塞,就用手指头去堵,他站在风雨中,从天黑等到天亮,整个晚上都等不到人,天亮以后才有人发现他僵冷的晕倒在堤防边,手指头还紧紧塞在洞里,大家才万分感动的知道他一根指头挽救了全城居民的生命财产。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善心,能够拯救无比的生命,成就无限的功德。
教育结缘──我们也可以用知识或技术做法布施,来和人结缘。
每天,全国有一千多万教师在谆谆传授知识学问,提高了国民的知识水准,也促进了国家的繁荣进步。我们今天教别人一点知识或技术,明天就会成为他立身处世的本领;常常一句睿智的语言,可能影响对方一生,成为他生活的指南和处世的依据。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进入天堂后会遇到的那五个人之一.
身体结缘──一个微笑,一个举手,有时候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善缘。
曾经有一个失业的青年徘徊在火车站前,望着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色发楞,想找一个有钱人的座车撞上去自杀,以便让贫穷的老母亲得到一笔抚恤金过日子。正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有一个高贵美丽的小姐经过他面前,对他微微一笑的点了个头,这个青年一高兴,倒忘了寻死了;第二天他居然得到了一份工作养家,更不想死了!一个笑容的因缘多么大。
人生中,我们认为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而所谓的天堂其实也就在于我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以平常心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只要用心观照生活、感悟生活,天堂即无处不在,要知道一切观照内心的过程都是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自在,唯有如此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圆满。
作者:滕美琴 单位: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