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实验中学802班 朱静怡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名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息!
——摘自《五月的鲜花》
窗边,红色封面的《青春之歌》在我手中缓缓合上。涌动的人群,激昂的呼喊,如幻影般一晃而过,又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队伍似熊熊烈火般,以高昂的气势越来越快地向前推进。
汇合的人流,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让国民党那一副副丑恶的嘴脸惊慌失措。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口号从义愤填膺的大学生口中喷薄而出。嚣张的子弹不断地从头顶飞过,但游行的学生没有一点点畏惧,步调从容坚定。这人潮如五月的鲜花,在满目苍夷的祖国大地上争相怒放。此时的林道静,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满脸坚毅,眼里冒出的烈火仿佛要燃烧了这腐朽的政府。
林道静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出生,生母惨遭迫害而死,从小身受后母的凌辱和虐待。为了逃避当“花瓶”的命运,她毅然跳出了这个封建制度包围的家庭,选择离家出走。然而逃离了家庭樊笼,她又跳进了另一个更大的泥坑。校长余敬堂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一个权贵。走投无路的她选择了旧社会妇女反抗封建制度最常见的方法——自尽。当她绝望地投海时,被一直注意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救了。这个救了她生命的男人,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也给了她小家庭的温馨,在这过程中,她接触到了一些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后,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带着几分迷茫几分激情,跟着徐辉等人轻声地呼喊“共产党万岁!”她的声音躲在众多的呐喊声中,似乎连她自己也听不到。余永泽一再阻止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在惨痛的现实面前,林道静如梦初醒,余永泽为她营造的幸福只不过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在自那一刻起,她下定决心离开庸俗而自私的余永泽,投身到她真正的归宿——中国共产党的怀抱中。卢嘉川、林红等的革命思想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的引领下,完全没有革命经验的她,快速地成熟起来,成了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革命的烈火考验着这些年轻的生命。整壶的辣椒水,浇不灭这激情跳动的革命火焰;通红的烙铁,烤不垮鲜活的生命,更摧毁不了这群年轻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信心。林道静与林红、徐辉、卢嘉川等人一起,将年轻的如鲜花般的生命交给了共产党。他们在五月的花季,迎着蓝天绽开那鲜艳的花瓣,唱响一曲高昂的青春之歌。
青春,多么美好的词语!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是一本读不厌的书,是一座屹立在民族之林的高峰,刻印千千万万青年的足迹。在这些足迹中,我们看到了林道静把青春献给了革命事业,看到钱学森把青春献给了“两弹”事业,看到季羡林把青春献给了文学艺术……我们现在正值青春年华,又该把青春献给什么呢?假如我们年轻一代为取得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那么就会使自己的青春失去鲜艳的色泽。每一个时代赋予年轻一代的使命各不相同,只要牢牢树立信念,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让自己的青春如约在五月尽情绽放。
指导老师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