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来到萧王庙小学参加了面向部分教师的项目培训,在听了傅斌老师和张绮雯老师关于《点到直线的距离》同课异构的课,感受收获不少。“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修改教材新增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后进行学习的内容,在实验教材中不是作为专门的例题进行教学,教师一般安排在练习中让学生略有感知,快速得出结论。
这样的结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粗浅的,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导致在之后的学习中无法灵活应用,尤其对后面学习的高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新教材作为专门一例题进行安排,我个人认为编者的意图是为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高做好准备。之后利用画点到直线的垂线的经验,尝试画画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并通过测量发现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长度相等。
在出示概念: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后,傅老师让学生齐读,并在垂线段三个字下面画了一条红线表示重点。而张老师巧妙地让学生边比划边对应概念里的每字每句,让学生有个动态感知。个人觉得张老师的处理更好一些,可以增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加深印象。但从以往的学生学习来看,我个人建议是否可以把那根直线画斜,可以让学生独自理解或小组合作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之后再示范,个人认为这样的话对学生而言可能学习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作者:李碧波 单位:奉化市溪口镇班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