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创业和就业两者并不矛盾

2021-08-08 18:45:41人气:编辑:本站作者

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并不是一对矛盾。既不能说大学生就业难,就必然要推动他们的自主创业;也不能说,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必然会带动或压缩就业空间,所谓一个大学生创业成功能够安置三个就业岗位的说法,是非常片面和孤立的观点,从全社会角度看根本不是这回事。

说得更具体一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整个教育体制中的“教”和“学”不对口。教非所用、用非所学,当然就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二是当大学教育进入大众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后,如果依然有人抱着大学毕业生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陈腐观念,就必然导致就业难了。甚至有人认为,我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再怎么也应该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吧,如果在其他企业尤其是民营小企业,就觉得会低人一等,不愿意去。可以说,抱有这种心态的人,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很难成功。

就像河北大学一位研究生毕业后,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回家种地了,父亲觉得无脸见人,最终服用安眠药自杀一样。这无论对当事人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悲剧。

这位研究生出生于太行山深处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山村。因为家庭贫困,读到高中二年级时就辍学了,在当地中学做代课老师。每月240元的代课费只够自己开销,所以开始四处找工作。可是当他应聘到其他学校,每月能拿到1500元时依然不满足,憧憬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公立学校老师,直至捧上“铁饭碗”。因为没有任何背景,所以自然就想到要发奋图强靠知识来改变命运。2001年他参加自学考试,三年里拿到了专科文凭,五年内拿到了本科文凭。2008年参加河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录取在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研究生毕业后,他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收入稳定,有很多时间用于写作,最好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但就是一直找不到。原因之一是他这时候已经四十一岁了,超过大多数单位的三十五周岁门槛。后来,他教过书的一所中学主动找他,开出每月2500元的工资待遇,可是他非要2800元不可,于是就为了这300元而失之交臂。最终,他选择暂时回家种地,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至此,他对自己读研究生有些后悔,一是这个高学历把他推上了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二是因为读研没有了收入来源从而导致婚姻破裂。

这样的抱怨让人颇生感慨。确实,绝大多数人上大学就是为了能端上“铁饭碗”,吃“公家饭”,甚至是为了当官而来,再也回不到体力劳动的工作。与此同时,现在的大学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可是整个社会又怎么会有这么多学术性岗位呢?难道大学毕业后就不能干体力活了吗?当事人回答说:“这不是没考虑过,可是难不成国家花代价培养人才是为扫厕所而用?”

上大学有了高学历,找不到工作是问题,找到了工作也是问题。与上面这位老兄不同的是,北京大学的一位硕士毕业生,因为毕业后月收入“只有”8000元,达不到家人想象中的“至少”1万元,他的父亲同样觉得很丢脸。

2012年7月9日,这位硕士生在网上发帖说,他找了一份起薪每月8000元,年终会有奖金的工作,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他父亲早就在亲戚面前夸海口说,儿子是北大研究生毕业,每年赚上百万应该没问题。当父亲得知他的真实状况后,不断打电话骚扰他,认为儿子(没有赚到这么多钱)给他丢了脸。所以他在帖子中说:“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位父亲有问题,甚至可恨。可网上就有许多人很同情这位父亲。请想一想吧,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而且还是研究生毕业,你在众人面前是多么脸上有光!可是孩子毕业后年收入还不如那些三流学校的学生,或者还比不上隔壁邻居小老板的孩子,又怎么不感到“丢脸”呢?

能怪这位父亲以及他的这些同情者吗?孩子大学毕业后,不管钱赚多赚少,都会产生疑惑,实际这已经不是某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焦虑情绪的一种典型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或创业,实际上也有这种意味在内。许多人创业不是因为自己具备创业的本领,而是想出人头地,想赚更多的钱,所以就盲目了。实际上,这也是社会焦虑情绪在这个人、这个家庭中的具体表现。

可以看出,这种社会焦虑和功利性评价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扭转。正因如此,大学生盲目创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消失。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创业和就业根本不矛盾,矛盾的是人的心态和社会心态。

所以,2011年8月27日阿里巴巴主席马云在飞行途中写给公司新员工的一封信就提到:“1. 我们永远不会承诺让你发财、升官,在阿里我们一定承诺你会很倒霉、很郁闷、很委屈、很痛苦、很沮丧。2. 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发展大计。谁提,谁离开!但你成了三年阿里人后,你讲的话我一定洗耳恭听。我们喜欢小建议小完善。我们感恩你的每一个小小的完善行动。”“来公司三年内,请认真按看、信、思考、行动和分享五个步骤:1. 看。来公司先看,少发言。观察一切你感兴趣的人和事。从看和观察中学习了解阿里。当然最好是带着欣赏和好奇的态度去看,因为毕竟你是因为欣赏和好奇来这公司的。2. 信。问自己信不信这家公司的人、使命、价值观。信不信它的未来。

假如不信,选择离开,离开不适合自己的公司是对自己和别人最负责的态度。最讨厌留在公司拿着钱占着位,毫无建树并天天抱怨并不相信这公司的人。信不信公司是否是真的做的和说的一样,是否真的在努力实施公司承诺的。当然也要判断个别和群体。3. 思考。假如信了、留下了就仔细想想自己可以为实现这个公司的理想和使命做些什么。思考自己留在这个公司,团队和工作有我和没有我有什么区别?我到底该如何先做好一个优秀的员工?我们欣赏想当将军的士兵,但我坚信一个当不好士兵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将军。4. 行动。这是最难的。懂道理的人很多,但能坚持按道理办事的人太少。行动是真正说明思想的。阿里的工作是单调乏味重复的,因为我们应该把新鲜快乐刺激留给客户们。行动也是要有结果的。我们是为努力鼓掌,但为结果付费的公司。5. 分享。经过看、信、思考和行动后,您的观点才真正珍贵,必须和新来的和以前的同事分享。今天很多同事来了没几天就开始指责和批判一切,呵呵,你觉得我们会喜欢吗?我是肯定不喜欢的,因为我们不是请你来批判,我们是请你来完善的。当然,批判领导、批判制度和批判体制是永远站得住脚的,也是今天社会里最能赢得喝彩掌声的。令人遗憾的是,往往绝大部分满意者不会站出来说,而批判者往往誉满天下。也许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坏事多。有些发泄性的批判除了让人不高兴外,其他意义不大。我们期待的是分享性批判。”

从中可以悟出,如果你有了好的心态,无论创业和就业都一样。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访问电脑版 | 返回首页 | 96KaiFa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