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

如何做好作文教学创新

2021-08-08 17:56:25人气:编辑:本站作者

熟悉生活、积累素材、自改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当今,一场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高潮。在写作方面怎样体现这种思想呢?叶老说:“作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能做到这两点,乃为作文教学成功之处。那到底怎样才能让作文教学创新,又能有所收获呢?

一、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

“会写”作文好比人会走路,学生在写作方面要做到“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我想,先要让学生胸有成竹,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即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先列好提纲,明确作文要求,紧扣要求写作;写作后,要求学生写后记。

首先,我认为作文的命题要简单。具体地说:作文的命题要做到有序地指导。写作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消除恐惧的心里,有一个轻松的写作心境。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自由命题作文,让学生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文技巧两方面写明写作意图。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变盲目作文为有目的的作文。现以一个学生的作文为例:有一位在以《我的家乡》为题作文时,交代了如下写作意图:我的家乡——平海是个风景优美的海边乡村,这里空气新鲜,风光秀丽。可是,我常听爷爷讲过去贫穷的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想是改革的春风吹醒了大地,是党的领导让我们脱离贫穷落后,所以我要歌颂党、赞美党。写这篇作文,我主要采用对比写法。很显然,这位学生写作是有感而发,写出了真感情,真正做到“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其次,要有丰富的认识,激发心向。帮助他们取得感性的知识,丰富写作素材,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觉得有材料可写。如:出去游山玩水,可以鼓励学生多拍些照片,用笔记下较有意义的地方或自认为景色优美的风景。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感到内容空洞,词汇贫乏。

第三,要让学生自由选材。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和物,创造他们独特的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二、设置“情境”教学,索取写作材料,学习写作方法

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此,我做了尝试。当我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细致观察及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于是,作文课上,我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穿行在校园的花草树木间,感受景物的美丽,感受自然的魅力。同时,我加以现场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同时,脑海中已经勾画出美丽校园的清晰图了。自然,作文就做到了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部分学生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此次作文,学生和我都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一位同学写到:看,洁白的升旗台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远远望去,犹如一团燃烧的火焰。旗台两旁的树木经过修剪,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有的像个绿色的大气球;有的像绿色的宝塔;还有的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除了这些,有的学生还仔细地观察到了校园中的“两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并把他写在作文里。这一次的收获的确不小,也为我继续探索作文教学增添了信心。

三、注意观察,丰富写作内容,进行说话训练

初尝的成功让我对作文课的教学有里更大胆的尝试。那一天,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根针和一团棉线,让学生表演“穿针”。起初,学生们各个热情高涨,一个个跃跃欲试,就连平日里爱捣蛋的同学都积极应试。但很快地学生们败下阵来。因为,线粗针孔细。这时,又有一位同学上来了,我不让他穿。而是引导学生观察他在“穿针”时的动作、表情。必要时,把观察到的写在纸上。第二位同学开始了,可是,针好像不听使唤,在他手里滚来滚去,眼看线都要过去了,却又掉了下来。这回,大家都不敢小看这针眼了。同学们纷纷议论。又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推荐了班里钉纽扣“高手”上台了。最后,顺利地穿过了针。紧接着,我们整理出“拿、抿、捻、捏、盯、晃、颤、抖、穿、涨、闭紧、睁大、紧皱、舒展、扬起、跳起”等动词。学生们的写作愿望被大大地激发了。于是,这一节作文课,学生们轻松地完成了任务,还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习作。

四、教给自改方法,培养自改能力

教师的批改数量毕竟有限,而且还可能只是“事倍功半”。古今往来,许多人深有体会,那就是: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还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因为当我们看到学生的作文时,已经看不到它们本来的面貌。之看到红红的一大片,就像在医院里刚刚动过手术的人一样。可教师的这样良苦用心,学生的写作水平却仍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留有”让学生动手修改的“余地”。例如,一个学生在写“我”和同学之间闹矛盾,写了这样一段话:“都是他害的,不然我怎会受老师批评,我心里真恨他”其中‘恨’用得不当,教师用红笔指出,要学生自改,并说出理由。这位学生修改后写了这么一段话:“恨”一词含贬义,同学之间不应该互相憎恨,我仔细想了想,还是用‘有点讨厌’吧!”这充分表明学生不仅弄懂了,而且会改了。

其次,在评讲中,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我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篇或几篇比较典型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讨论时一方面要求评论文章的得失优劣,另一方面对照自己的文章找差距,吸取经验。这种方法对基础好与差的学生都有好处。例如在评讲《说说心里话》习作中,可先让学生读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看是否语句通顺,是否有真情实感,然后根据要求开始评议。有一个基础好的学生写了如下一段话:“我认为××写的文章比较好,内容新颖、不拘一格,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而且他能够大胆说出平常人不敢说的话,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我想他不但作文写的好,而且思想也很好。”另一位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写道:“读了××同学的文章,我深有感触。他在文中写的,有的也是我心里想的,然而我写不出来。这是我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不注重写作的结果。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评自议,就可以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学生们懂得了修改文章,在今后的作文中也注意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后来,学生们会自觉地与同桌对换作文修改。这样学生既学写法又学改法。这样,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总之,我认为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熟悉生活,鼓励学生多观察,写写日记,积累素材,强化训练。本着让学生去试一试、写一写、练一练的教学态度。这样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为广大的师生解决了一大难题。

作者:蔡梅兰 单位:莆田市秀屿区平海山星小学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访问电脑版 | 返回首页 | 96KaiFa源码